星期三, 6月 28, 2006

善事

28 June 2006

早兩天去採訪,買了一本書《爸媽‧我……》
是不是一本百看不厭的作品?不曉得。
付出七十大元的原因,是被訪者一句說話:「所有收益在扣除成本後,將全數撥捐長者安居服務協會,幫助有需要的獨居長者」。
我自問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,看到人家眼中可愛的貓兒,我竟會上前踢牠一腳;別人眼中得意善良的兔子,卻因為牠曾經咬我,我以兇殘去形容牠。
然而,有時候,我也有多情的一面。
我喜歡做觀察,地鐵車廂中的人生百態,的確十分有趣。
年輕辦公室女郎跟老婆婆爭座位,伯伯咳嗽時不修邊幅…
眼看歲月在年老的她和他的臉上,烙下熨不平的痕跡,提著笨重的手挽袋,沒有光澤的手不斷抖動,雙眼充滿無奈與倦意…
他和她都曾經年輕過,貢獻過,美麗與俊朗,都是過往的讚美,如今卻成了急促社會裡,阻礙趕時間先生小姐的負累。
自搬往外邊獨居,一星期也未必探望爸媽。回想上一次看他們,他們比我心裡的印象,好像年老了許多。爸媽也許有一天,成了車廂中的他和她,有沒有人讓座給他們呢?
說到這兒,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下來…
為甚麼哭?以往同住,令他們氣憤傷神;如今分居,又讓他們憂心緊張,我算是甚麼好女兒?我不斷反問自己。
其實我也希望能夠讓他們成為幸福不嘮叨的老人家。